浏览:15
2025年6月,国内车市在政策红利与消费升级的双重驱动下,呈现出“总量小增、结构剧变”的鲜明特征。盖世汽车整理的销量数据显示,2025年6月全国乘用车厂商总计批售新车249万辆,同比增长15.1%,环比增长7.5%,创6月销量历史新高。这一成绩的背后,是新能源车与燃油车市场的深度博弈,毫不夸张的说,中国车市新一轮的“权力更替”,已经到了即将揭晓答案的临门一脚时刻。
从轿车市场的畅销榜单看,2025年6月轿车销量TOP20榜单,如同被精密解剖的产业标本,清晰展露出了国内各大细分市场上的结构性裂变——这场由自主品牌主导、新能源驱动的革命,正在彻底改写中国车市的游戏规则。
A00级市场:小车的大能量
在6月的国内轿车批售销量前20榜单中,A00 级产品的表现依然亮眼,以宏光MINI EV和长安Lumin为代表的微型电动车,用实际表现证明了市场正在热烈讨论的“消费降级”,本质上其实是精准需求的升级。当前的国内微型车市场不缺订单,场景化的刚需仍在持续爆发,只不过,更高的安全标准等,在倒逼微型电车,也在做持续的升级。
宏光MINI EV能长期霸占A00级市场销量榜首,绝非偶然。从产品设计来看,它精准抓住了短途出行的核心需求,小车身能够在城区狭窄的街道和拥挤停车场中穿梭自如,性价比方面的绝对优势更是让大多数消费者都能轻松接受。而且,多年以来,宏光MINI EV的产品力也在持续进化,新款车型在续航里程、安全配置上都有显著的升级,既缓解了终端用户对小车安全性的顾虑,还能更好的满足大家的日常通勤需求。
当然,上汽通用五菱为宏光MINI EV打造的“场景化营销”,也功不可没。针对年轻人推出了更新版本的潮创车型,还提供了丰富的个性化改装配件,从车身贴纸到轮毂盖,不同喜好的消费者,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,打造专属座驾。
长安Lumin也是精致小车实现差异化突围的代表。在小型电动车盛行方盒子造型的当下,长安Lumin采用了更圆润的设计风格,吸引了众多女性消费者的目光。
图片来源:长安汽车
长安Lumin搭载了长安汽车自主研发的“智联系统”,支持语音控制、倒车影像和手机远程控制等功能,虽然功能不算复杂,但对于这个级别的车型来说已经足够实用,显著增强了产品的综合竞争力。
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,城市通勤压力日益增大,短途代步成为许多消费者的高频需求。A00级车型体型小巧灵活,在拥堵的城市道路中穿梭自如,停车也极为方便,完美契合了城市短途出行的场景。同时,对于三四线城市及农村市场,A00 级车型价格亲民,能够很好的满足大部分的家庭用车需求,日常购物、接送孩子等,实用性都比较强。
A0级市场:自主崛起的新战场
国内的A0级市场,也已经成为自主新能源产品崛起的重要舞台,比亚迪海鸥、吉利星愿、比亚迪海豚等车型,6月份的销量都在2万辆以上。
海鸥堪称是国内A0级小车市场上,技术赋能的实力派“选手”,6月售车超5万辆,领跑国内轿车市场。
新款的海鸥,不仅在续航和充电方面进行了升级,还搭载上了天神之眼辅助驾驶系统,此外年轻化的运动风格设计,内部相当不错的科技感营造,都是海鸥车型的核心竞争力。
吉利星愿则是细分市场上的后起之秀,6月交出了超4万辆的月销成绩,这款车是吉利基于全新纯电平台打造的首款A0级车型,与竞争对手相比,吉利星愿的优势在于空间和智能化配置。2650mm的轴距,甚至已经可以和部分A级车相媲美,再加上吉利最新的智能车机系统和主动安全系统的搭载,让其在A0级市场上,拥有相当不错的竞争优势,当前的市场受欢迎程度,就是最好的证明。
图片来源:吉利汽车
海豚算是A0级市场上的老将了,6月仍能保持接近2万辆的月销成绩,体现出了相当不俗的市场生命力。
从市场行情来看,A0级市场目前已经成为自主电车的天下,自主车企能够更快地将新技术应用到A0级车型上,如高效电机、智能座舱、辅助驾驶系统等,显著提升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。当然,随着越来越多自主车企在A0级市场上的持续深耕,细分市场上竞争的激烈程度在持续升级,也倒逼着整个细分市场的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。
A级市场:新旧势力的博弈
A级市场作为国内车市最大的细分市场,历来是各大车企的必争之地。2025年6月,A级车市场呈现出“新旧势力”大博弈的整体态势,朗逸、速腾、轩逸等合资车型与秦PLUS、帝豪等自主家轿,展开了猛烈的市场碰撞。
速腾是大众旗下的运动型A级车,目标用户锁定了年轻家庭和追求驾驶乐趣的消费者,6月,速腾也交出了超2万辆的月销数据。较同级家轿产品,速腾的最大优势在于大空间带来的加成舒适性上,更长的车身和轴距,为速腾带来了更宽敞的内部空间。
德系之外,多款日系产品也是曾经国内家轿市场上的畅销款,但当前的竞争环境中,日系家轿称得上绝对热销的,只剩下轩逸一颗“独苗”了,6月轩逸的月销量也在2万辆以上。
从市场表现看,虽然还有多款合资A级燃油车维持住了市场份额,但从整体上看,合资品牌在A级市场面临着的是前所未有的困境,随着自主新能源产品的迅速崛起,曾经凭借品牌影响力、成熟技术和稳定质量长期占据A级车市场主导地位的合资产品,在动力表现、智能化配置等方面的更新换代速度,明显都已经跟不上市场需求的变化了,目前基本都是在降价求量。
当然,自主新能源产品之间的竞争,也已经白热化,持续提升性价比优势,也已经是主要的竞争手段。比亚迪秦 PLUS依靠品牌号召力和在市场上树立的良好口碑,目前依旧是领跑细分市场的自主家轿产品,6月售车超2.1万辆。
比亚迪之外,其他自主品牌如吉利、长安等,也在A级车市场也都加大了新能源技术的研发和应用,通过持续的创新能力,不断提升旗下A级新能源产品,尤其是插混车型的性能和性价比,增强自身竞争力的同时,也进一步挤压了合资燃油车的市场空间。
此外,帝豪、逸动、艾瑞泽8、星瑞等自主燃油家轿,近期的市场表现也都相当稳健,帝豪6月销量破2万辆,逸动、艾瑞泽8和星瑞,月销量也都在万辆以上,很显然,国内A级市场的自主和合资的博弈,还将长期持续,只不过,未来随着自主新能源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本的持续下探,在A级市场的份额争夺中全面占优将是大概率事件,合资品牌如果不能加快转型步伐,在A级家轿市场上,将会面临更大的生存压力。
图片来源:吉利汽车
B级市场:自主品牌也在逆袭
当前的国内B级车市场,也已经成为自主新能源产品完成逆袭的重要阵地,海豹06、秦L等车型表现出色,而传统合资品牌B级车的市场地位,也已经岌岌可危。
海豹06和秦L作为比亚迪征战B级车市场的新产品,一经推出就大获成功,目前已经是国内中型车市场的领跑产品,月销量都稳定在2万辆以上。
海豹06和秦L作为比亚迪分别投放在海洋网和王朝网的兄弟车型,核心指标如纯电续航、馈电油耗、舱内智能化和辅助驾驶等方面,表现都相当突出,车身尺寸和具体配置上更是全面“越级”,再根据海洋美学和王朝系列全新龙颜美学做出的内外设计上的区分,让不同消费者在性能、性价比和个性化方面都能找到符合自己需求的版本,综合竞争力在细分市场上,确实很有颠覆性。
图片来源:比亚迪
特斯拉Model 3作为B级纯电轿车市场上的标杆产品,虽然当前的市场热度已经大不如前,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,整体表现依旧有保障,6月售车也在2万辆以上。
为了适应竞争环境的变化(尤其是面对小米SU7、小鹏P7i、极氪001等热销自主竞品带来的压力),2025款Model 3进行了全方位的产品力升级,以7月份刚刚上市的长续航版本为例,续航里程从713km提升至753km,百公里加速时间从4.4秒提升至3.8秒, 竞争力提升了不少,但相对应的售价,也有所提升,2025款Model 3长续航版售价28.55万元,较之老款价格上调了1万元。
特斯拉此次的产品升级和价格调整,反映了其在中国市场的策略转变:从单纯的价格战转向"价值营销"。但需要注意的是,特斯拉的促销政策往往具有时效性,随着下半年市场竞争加剧,也不排除特斯拉会推出更多促销措施的可能性。
新能源产品之外,还有多款燃油B级车,进入到了6月轿车销量前20榜单,迈腾、帕萨特、凯美瑞、雅阁都是传统合资中型车市场上的“王牌”选手,目前虽然都面临着新能源产品热销带来的巨大压力,但靠着降价促销等常规手段,目前的市场表现也都算比较稳定,带来惊喜的是一款自主燃油车——红旗H5。
总体上看,全新红旗H5的热销是“天时、地利、人和”影响下的综合结果。“天时”上,近年来国内消费市场上国潮风格兴起,中国品牌的认可度提升明显,整体的市场格局都有了根本性的逆转。“地利”上,新红旗H5精准的把握住了国内消费者对大空间、高颜值、强气场、高配置、高性价比的需求痛点。“人和”主要体现在红旗品牌的转型战略,取得了一定的效果,不断优化的产品力、比较有竞争力的定价策略和持续优化的渠道、服务等,都在共同发力。
整体上看,B级车市场上,自主品牌的“逆袭”,标志着中国汽车产业在核心技术上,确实已经取得不小的突破,中国品牌正在从追随者向引领者转变。未来,随着新能源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市场布局的持续完善,自主品牌在B级市场的优势或许还将进一步凸显,未来细分市场上的大格局,很有可能还将迎来更大的变化。
C级市场:新贵的“冲击”
近期的国内C级车市场,迎来了新贵的强烈冲击,小米 SU7已经成为一众豪车产品,不得不谨慎对待的强力对手。小米SU7作为科技巨头小米旗下的首款汽车产品,6 月再次拿下了国内C级车市场的销量冠军。
小米SU7基于小米自研的纯电平台打造,21.59万元的起售价,较之同级别的传统豪华车型具有明显的价格优势。其搭载的小米澎湃OS智能座舱系统,将小米的生态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。车主可以通过小米手机、智能家居等设备与车辆实现无缝连接,实现远程控制、场景联动等功能,带来了全新的智能出行体验,对不少小米生态用户而言,确实有着难以拒绝的诱惑力。
图片来源:小米汽车
奥迪A6 6月以接近2万辆的月销成绩,成为传统豪车品牌在C级车市场上最具份量的坚守者。
从当前的市场行情看,C级市场不再是传统豪华品牌的专属领地,新势力品牌的加入让市场竞争更加激烈。小米SU7作为新贵的代表,凭借小米生态的优势和出色的产品力,迅速在C级市场占据一席之地。传统豪华品牌如奥迪、宝马、奔驰等虽然仍然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,但面临着新势力品牌的严峻挑战,销量增长略显乏力。
可以明显看出,当前的国内C级车消费者,越来越注重科技感、智能化和个性化了,传统豪华品牌的C级车,可能在品牌影响力、舒适性等方面仍有优势,但在智能化和科技感方面已经明显处于下风,内外设计相对保守,智能化配置的更新速度,和目标消费者的高要求,还有不小的落差。为了应对新势力的冲击,传统豪华品牌也在加速电动化、智能化转型的步伐。奥迪、宝马、奔驰等在国内都公布了堪称激进的电动化、智能化发展计划和合作规划,但要真正形成竞争力尚需时间等待。
小结:
通过对2025年6月国内车市的分析,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正在发生的市场格局变革。A00级市场小车凭借场景化优势和安全升级依然保持活力;A0级市场成为自主电车崛起的主战场,技术和设计是竞争核心;A级市场的新旧势力博弈也愈演愈烈,自主新能源车型已逐渐占据上风;B 级市场自主品牌的逆袭故事也正在上演;C级市场上,新贵对传统豪华品牌的冲击中,生态和科技的重要性同样是日益凸显。
自主品牌在各个细分市场的表现,都堪称是越来越出色,特别是在新能源领域,已经形成明显的竞争优势,通过技术创新、产品升级和精准的市场定位,不断挤压着合资品牌和传统豪华品牌的市场空间。
未来,国内汽车市场上,新技术、新需求和竞争格局变化等方面,都将是值得持续关注的重点。在充满机遇和挑战的行业变革中,只有顺应市场趋势,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的企业,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,立于不败之地。